因为在这个时代中,学武反而比习文更有前途,毕竟是乱世,之前清朝强盛时期,满汉大将大帅中,也多是那种象谢玄,诸葛亮这样的儒帅,所以袁世凯用其学文的那种管理之才,用于治军,用于跟洋人打交道,并结交满族权贵,很快就如鱼得水,一路升迁,清廷要用他这个出身北方的汉人,来制约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出身南方的汉人重臣,在变法维新的最后决胜之时,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中的不少亲朋好友甚至是老师同学,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,得到了重用,以至于自己几乎独掌这禁军之权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义和拳运动时,袁世凯又非常精明地称病回乡,既没有得罪义和拳一方和中下层的爱国志士,也没有得罪洋人与清朝上层,所以战后他复出之后,就成为了大权在手的北方大军阀,其门生旧部遍及整个北洋新军之中,而他的意志,也成了决定清朝生死的最大关键。”

    “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后,南方的汉族士人们,或者说全国的士人们,几乎都对清朝失去了信心,而清朝想要学习西洋与东洋的先进科技与制度,在这个时期派了很多留学生出国留学,却恰恰给了这些人在国外集结一起,议论时政,最后发展到结党革命,准备推翻清朝的地步,因为去西洋的路途遥远,开销又大,相对较近的东洋日本,就成了留学生去得最多的地方,而日本的上层出于侵略中国的野心,给这些留学生大量的经费扶持,让他们得以秘密集会,以至于最后可以公开在校园内反表各种反清言论与集会,支持他们把清朝作为一个异族殖民的政权给推翻,打倒。”

    老祖笑道:“这是任何外部势力想要推翻一个内部政权时都要做的事,就象汉朝强大之时,对于那些来长安留学的番邦贵族子弟们,也是极尽洗脑之能,要的就是他们回去后一来不与中原政权为敌,二来尽量与当地旧势力产生冲突,最好是引发内战,以使其不对中原政权构成威胁。”

    “这日本算是也学到了中原老祖宗们昔日的制夷之术啊。只不过,按你这说法,袁世凯的子侄是在日本留学,也受到日本的影响,准备回来造反了?”

    刘裕摇了摇头,说道:“不是的,袁世凯位高权重,和李鸿章这些重臣一样,他们的子侄还不至于留学日本,去日本的,那些往往是中下层官员的子弟,比如郡守,县令级别的,这些人的思想比较激进,对于满汉的民族之争,特别敏感,日本这时候又把昔日清军入关,建立朝代时的那些屠杀往事给翻了出来,搞得这些年轻人,都是二十上下血气方刚的读书人,气愤不已,有些人就建立了革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